当前视讯!58.65亿元起拍!民生证券即将易主 泛海控股甩卖30.3%股权 上海国资接盘?
日前,京东拍卖平台挂出了一则拍卖预告,标的为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约占总股本的30.3%),将于3月14日上午10点起进行一拍拍卖。据悉,该股权起拍价为58.65亿元,折合每股约1.69元,目前该拍卖预告已引来超2200次围观。
(资料图)
若成功拍卖,民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将易主,多年来“泛海系”的不利影响将出清,泛海对该公司IPO的不利影响也有望消除。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该笔股权的买家大概率是上海地区国资,自2020年“引战增资”迁址上海后,民生证券股东方已有上海市国资、浦东新区国资、山东省国资的身影。
58.65亿元起拍
京东拍卖显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3年3月14日10时至2023年3月15日10时止(延时除外)进行公开拍卖活动。
拍卖标的为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347066.67万股股权。根据评估报告,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股权市场价值为59.25亿元,折合每股单价1.69元;评估基准日为2022年6月30日,有效期为一年。
此次拍卖中,起拍价为58.65亿元,意向竞买人须提前支付5亿元保证金,增价幅度为2000万元。对于意向竞买人,除了支付保证金外,还有其他各项要求,比如:最近3年持续盈利,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不存在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50%、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50%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形,不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等等。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泛海控股所持的该部分35.55亿股全部被冻结,其中35.36亿股存在质押情况。评估报告另外列出了16起民生证券涉及的法律纠纷情况,涉及大量营业部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需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泛海控股于2月3日披露了与烟台山高的诉讼进展情况,并透露民生证券34.7亿股股权即将面临司法拍卖的局面。据悉,烟台山高因与泛海控股旗下子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分别诉至武汉市中院和济南市中院。最终,济南中院维持原判,烟台山高胜诉并申请强制执行。由于前期济南中院已对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35亿股股权进行了冻结,因此计划于3月份公开拍卖该股权。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评估基准日,民生证券共有46名股东。其中,泛海控股持有35.55亿股,持股比例31.03%,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沣泉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49%;其余股东持股均在5%以下。
若该次司法拍卖顺利成交,买家就将成为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0.3%。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该笔股权的买家大概率是上海地区国资,而泛海控股持股比例将降至1%以下。
“泛海系”影响有望出清
若此次股权拍卖顺利,这也意味着,民生证券将褪去“泛海系”的标签,解决多年来阻碍其发展的股东掣肘,实现轻装上阵。
公开信息显示,民生证券成立于1986年,注册资本为114.56亿元,注册地为上海。该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郑州等地设立了80余家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四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民生期货有限公司、民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和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此前,在民生证券2020年“增资引战”之前,泛海控股拥有民生证券绝对控股权,持股比例为87.645%。自2016年开始,国家全面进行房地产调控,泛海控股作为房地产企业无法为民生证券提供更多的支持,民生证券融资难的问题也异常突出。近年来,债务压身的泛海控股为化解风险,民生证券自行优化股权结构,于2020年引进10家上海国资背景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泛海控股的持股比例降至31.03%。
2022年,民生证券曾宣布,将把“植根浦东、立足上海,深耕长三角、放眼全国”作为该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提出力争在三年内登陆资本市场。
不过,根据A股IPO规定,申报沪、深交易所主板上市,要求最近3年实控人没有发生变更;科创板、创业板的这一限制是2年。也就是说,在3月份股权拍卖落定后,民生证券冲刺A股IPO的不利影响也将消除。
从业务上来看,近年来民生证券在投行、研究等多项业务上发展亮眼,在中小券商中颇具特色。
投行业务方面,近年来民生证券抓住注册制试点机遇,投行市场份额快速增长。2022年,民生证券过会IPO项目26家,IPO项目过会数量排名行业第六;发行上市16家,行业排名第八位;在股转系统挂牌21家,排名主办券商第一。
在研究业务上民生证券的分仓佣金排名也在快速上升。近两年,民生证券引入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胡又文担任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领头人冯诚担任研究院副院长、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形成“白金分析师+王牌销售”的组合。此后,民生证券研究院陆续引进能源开采首席周泰和金属首席邱祖学两位副院长,以及宏观首席周君芝、策略首席牟一凌、电新行业首席邓永康、电子行业首席方竞等知名分析师。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